专家带你认类群——苦苣苔科植物的大世界(下)
2020-07-11 科普活动

温放

六、苦苣苔科植物的现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蓬勃发展,过去20年里高等植物的分类系统和科、属的定义与定位都出现较大的变化。传统概念上,根据地理概念苦苣苔科分为两大类,即旧世界类群和新世界类群,而根据子房上位、种子有少量或无胚乳、子叶2枚不等大等特征所定义的苦苣苔亚科Cyrtandroideae恰好位于旧世界范围内,性状与之对应的大岩桐亚科Gesnerioideae则仅见于新世界范围之内(李振宇和王印政,2005)。不过随着人们对苦苣苔科植物认识的加深,最新的分类系统则将苦苣苔科植物划分为伞囊花亚科Subfam. Sanangoideae A.Weber J.L.Clark & Mich.Möller、大岩桐亚科Subfam. Gesnerioideae Burnett和苦苣苔亚科Subfam. Didymocarpoideae Arn.(Weber et al., 2013);而亚科之下族、属的系统位置发生较大的变动和重新界定——譬如原来在王文采系统中的直瓣苣苔属Ancylostemon Craib、四数苣苔属Bournea Oliv.、粗筒苣苔属Briggsia Craib s. str.、瑶山苣苔属Dayaoshania W.T. Wang、全唇苣苔属Deinocheilos W.T. Wang、金盏苣苔属Isometrum Craib、后蕊苣苔属Opithandra Burtt、弥勒苣苔属Paraisometrum W.T. Wang、辐花苣苔属Thamnocharis W.T. Wang、短檐苣苔属Tremacron Craib10个或中国特有分布的、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单型属和小型属或被并入、或被拆解部分并入广义的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 s.l.(Möller et al., 2011, 2014);原来特产于越南的单型属——奇柱苣苔属Deinostigma W.T.Wang & Z.Y.Li被扩增为含有7个种的中国-越南共有属(Möller et al., 2016),而奇柱苣苔属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又有可能被划入盾叶苣苔属Metapetrocosmea W.T. Wang(李鹏伟,2019)等等,不一而足。

2010年之后,苦苣苔科植物新属发表十分迅速,大量的新属涌现,既有在新世界的南美洲区域发现发表的,如苏叶岩桐属Chautemsia(图24,Onofre de Araújo et al., 2010,引自https://www.gesneriadsociety.org/conventions/2018-convention-framingham-massachusetts/2018-blue-ribbon-and-special-awards-entries/)、灯台岩桐属Shuaria(Clark et al., 2010,引自https://www.ua.edu/news/2012/07/living-on-the-botanical-edge/,图25,26);也有不少新属分布在旧世界的亚洲区域,如折筒苣苔属Michaelmoelleria(Wen et al., 2020)(图27)、覆萼苣苔属Chayamaritia(Middleton et al., 2015)(图28)、兔耳苣苔属Billolivia(Middleton et al., 2014,图29)、凹柱苣苔属Litostigma(Wei et al., 2010)(图30)。这说明对于世界苦苣苔科植物的多样性,仍然有大量的未知等待科研人员去探索。

专家带你认类群——苦苣苔科植物的大世界(下)

图24 苏叶岩桐属苏叶岩桐Chautemsia calcicole

专家带你认类群——苦苣苔科植物的大世界(下)

图25 灯台岩桐属灯台岩桐Shuaria ecuadorica

专家带你认类群——苦苣苔科植物的大世界(下)

图26 灯台岩桐属灯台岩桐Shuaria ecuadorica与发表人J. L.Clark

专家带你认类群——苦苣苔科植物的大世界(下)

图27 折筒苣苔属折筒苣苔Michaelmoelleria vietnamensis

专家带你认类群——苦苣苔科植物的大世界(下)

图28 覆萼苣苔属泰国覆萼苣苔Chayamaritia smitinandii

专家带你认类群——苦苣苔科植物的大世界(下)

图29 兔耳苣苔属兔耳苣苔Billolivia longipetiolata(引自Middleton et al., 2014)

专家带你认类群——苦苣苔科植物的大世界(下)

图30 凹柱苣苔属凹柱苣苔Litostigma coriaceifolium

七、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濒危现状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大部分生长于我国西南至华南的广袤山地,尤以喀斯特地貌地区为多,而洞穴、山林、峭壁等环境更是其分布的最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地区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广东、四川、湖南等地(许为斌等,2017;温放等,2019)。喀斯特地貌具有显著、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而这一区域的特有物种常常仅有狭窄的分布地点,这也是苦苣苔科植物喀斯特分布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与其对基质的专化特性相对应的。

更让人担心的是,目前由于全球暖化造成的极端天气日渐频繁、石漠化和人为破坏的深度发展,造成很多植物栖息地环境受到不良影响,加剧了上述地区植物种群数量的减少(梁莹等,2017)。然而大部分苦苣苔科植物分布范围更为狭窄,很多种类仅发现1或2个分布点,在植物分类学界常有“一山一种”、“一沟一种”、“一洞一种”之说。例如,近年来才发表的碎米荠叶报春苣苔Primulina cardaminifolia,其原始模式产地居群由于当地广泛种植桉树,使得原生境水土流失严重,终于在发表之后数年因为极端降雨导致山体崩塌最终使得模式居群覆灭,进而被我国台湾屏东的辜氏保种中心评估为野外灭绝。经过努力,GCCC又在距离该种的模式产地所在乡直线距离12公里外发现了一个残存的小居群(图30)。因此需要尽早完善苦苣苔科植物分布及种群现状信息,这对了解野外苦苣苔科植物种群,尤其是针对2005年至2020年报道的新类群濒危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极大地帮助我们正确评估、了解和采纳其濒危现状信息,进而采取及时有效的保育措施以避免面临物种灭绝的危险(黎舒等,2018)。

专家带你认类群——苦苣苔科植物的大世界(下)

图31 碎米荠叶报春苣苔Primulina cardaminifolia

八、苦苣苔科植物的园艺进展和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园艺化前景

以中国产的报春苣苔属为例,中国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属是报春苣苔属,也是生物学性状和观赏性状、抗性等多方面相当突出的一个属,目前看来,这个属具有极强的开发为室内盆栽观赏植物的潜力。相对前几年来说我国报春苣苔属的品种选育目前有了较大进展,但仍然处于该属植物园艺化的最初级阶段。从近年市场的反馈情况来看,其实仍未有真正市场化的品种,大部分情况仍然是科研院所和爱好者们的自娱自乐,而广泛栽培的仍然是原生种或是极少量的国外育成品种,而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或可以在市面上见到的仍然几近于零。原因在于其一是人们对该类植物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足,其二是该类群仍然未被列入国家保护的农林新品种名录中,育成品种的不受到保护,对于这种极易无性繁殖的类群来说,没有保护就没有产出;其三,推广力度不够,宣传不足。下图为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在世界苦苣苔科植物登录权威——世界苦苣苔科协会(The Gesneriad Society,TGS)成功登录的2个新品种:“古铜小伙”Primulina ‘Tan Boy’(图32)和“紫月”Primulina ‘Purple Moon’(图33)。

专家带你认类群——苦苣苔科植物的大世界(下)

图32 “古铜小伙”Primulina ‘Tan Boy’

专家带你认类群——苦苣苔科植物的大世界(下)

图33 “紫月”Primulina ‘Purple Moon’

温放:博士,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负责人。2008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植物保育、植物分类和资源地理学方面研究。至今发表苦苣苔科植物新属2个、新分类群60余个;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正式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期刊40余篇,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0余篇;培育或合作培育39个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种并完成了国际登录;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8项。